您好!欢迎您访问宁夏同心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网站!
合作热线:0951—8520581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从二十大报告读出的文化产业发展十个关键词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3日  点击数:445 次

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全文15个部分,58次谈到了“文化”。我们不仅要看到报告中关于“文化”的新表述和所占的分量,更要深刻领会报告的精髓要义,理解贯穿其中的大逻辑,这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担负着重要使命,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新视界”特选取了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个关键词,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梳理和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洞察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势,明确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会,增强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现问题、摸准痛点,找到解决方法、开辟发展新路,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变化新要求相适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未来。



 


一、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昭示着中国要在世界上走出中国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是何等的自信自强,又是何等的雄浑壮阔!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就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拥有这样的气度,讴歌伟大事业,激励伟大精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相同步,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相匹配,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文化建设要实现体系化的进步,既有内容的现代化,也包括表达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和文化治理的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要求文化产业从业者必须更新观念,拥抱变化,突破传统路径和惯性作法,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发展的要求。文化创作是高度复杂的智力劳动,不是作坊式的简单生产经营,更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文化创作需要融入到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通过数字技术的叠加放大、通过现代市场中的知识产权流转,实现新的价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审美需求。


二、文化自信自强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独特标识和精神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将这种独特的精神基因代代传承。我们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必须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起来。保护是发展的基础,但不发展,也不是真正的保护。更不能以“保护”为名,拒绝学习、拒绝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善于从中华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 、汲取养分,推出优秀的文化作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铸魂。在推出文化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推动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更好更多地融入当代生产生活,实现传统与时代风尚结合,找到新的场景,形成新的表达,使传统文化在“重回生活”中焕发时代光彩。


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来高效地配置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在实践中,做到二者统一并不容易。这里面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种是有的文化企业以流量为王、拼炒作、博眼球,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及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对此,管理部门出台了不少措施,加强文娱领域的综合治理,整顿“饭圈文化”,推出“清朗”行动,把树导向和明惩戒结合起来,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行业秩序,净化网络文化空间。


另一种倾向也值得关注。经过文化体制改革,一些文化企业转制成为了“市场主体”,但还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因为市场意识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主要靠政府补贴或承担政府项目为生;一些人以强调“社会效益”为借口,不研究市场和消费者,依然向政府等靠要;有的企业名为生产“艺术品”和“文艺精品”,却生产出一些无人问津、收入仓库的“文化次品”。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可以说,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对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还需要全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要勇于迈过沟坎、跨越藩篱。


四、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这正是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所在。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14亿人的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又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兴盛,将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站在这个新起点和新高度上重新思考和谋划未来。


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产出和服务供给,促进文化和消费在深度、广度上的融合,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从而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五、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文化内容形态、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都快速行进在现代化的征途上,文化治理的现代化也应加快脚步,要适应市场和环境的新变化。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手段方法要跟上时代。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要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善用信息技术、善用数据分析,联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治理的效能。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视野格局要拓展。从“小文化”到“大文化”,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聚焦文化原有生产创作体系,到放眼一切有文化创造力的草根创作者和一切有利于文化生产要素流动的机构,都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不管体制内外、城乡内外、业内业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只有汇聚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意创新源泉,文化产业发展才有扎实的基础,文化强国才行走在康庄大道上。


六、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符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化,创新文化新形态。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国家战略,需要有国家顶层设计,必须尊重技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数据只有聚合起来、流动起来,连接供给和消费,才能有价值。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中,必须破除部门的藩篱,改变各自为政、“户户冒烟”的重复建设,打破“数据烟囱”、打通“数据孤岛”。


2022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出路线图: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


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二十大报告提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对比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的十年变化,可以看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选择方向,从传统文化业态,转为重视新型业态。2011年的第一期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文化休闲及其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等领域。而到了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目标规模500亿元,主要投向新闻信息服务、媒体融合发展、数字化文化新业态等文化产业核心领域,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方面是区域和条块的重大项目,如长城、大运河、长征、长江、黄河五大国家文化公园;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必然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项目,尤其是产业数字化的重大项目,如基础技术平台、数据交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等产业重要节点的项目,以此起到事半功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效果。其中预示着重大的产业动向和发展机会。


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二十大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农业强国的意义,除了农业生产总量实现大幅增长外,更重要的还有农业的发展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除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更要有乡村文化的新发展,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报告特别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也可以据此引申,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难点与痛点也是农村。


乡村文化产业不能浮在表面,而应融入乡村文化肌理、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不止是放松娱乐,更要发挥启迪心灵、滋养情操、庚续文脉、认识自我的深层功能。要深入研究当地的乡土文化和乡村产业,发掘乡趣、乡味、乡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确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政策举措,加强政策集成,营造有利环境,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投资兴业,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已经开始发力。


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共进双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机构改革使文化和旅游两个主管行政部门走到了一起。但“诗和远方”要实现完美“二重唱”,从理论到内容,从统计到政策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相互融合。


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文化需求的升级、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能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空间。而旅游的大众化、产业化、市场化优势,又能够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事业兴旺。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有足够的市场潜力,现在才刚刚破题。  

      

十、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


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定是开放的,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化,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我们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同时,更要注重展示当代中国的现状、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创造出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入情入理。


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把中国故事讲得受众愿意听、听得懂,而且能产生共鸣。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短板,任重道远。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蓝图绘就,方向确定。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勇于面对,把握大势,认清趋势,迎难而上,才能称得上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我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我们始终抱有这样的期待和信心。